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在开发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完善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严格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实效。健全干部理论培训常态长效机制,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快干部年轻化进程,激励广大干部担当尽责、干事创业。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毫不松懈纠治“四风”,深化常态化政治性警示教育,加强政治巡视巡察,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加强实施要素条件保障
(一)强化项目支撑
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高水平谋划“十四五”规划项目,高质量招引项目,高效率推进项目落地,增强经济发展长期后劲。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主动对接国家需求,建立“十四五”项目库。为使“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必须按照相关专项规划,配套实施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工程。对属于新城建设发展的工程项目,积极与秦皇岛市对接申报,周密组织,科学实施。对属于市场主导的工程项目,主要依靠产业导向、规划指引、政策支持予以推进。加强投资项目建设,策划并推进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坚持项目化实施,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工作推进机制、日常运行机制和考评机制,做到量化责任。
(二)强化要素保障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按照本规划控制土地开发,合理储备未来发展空间。加强投入产出强度管理和环境、节能评估,确保工业用地每平方公里高的投入产出比。优先保障生态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重点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用地,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
增强资金保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培育“业主投、对外招、信贷融、财政补、向上争”的多元化投资格局。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市级财政和政策性贷款资金支持。强化与上级投融资平台合作,保障重点建设资金需求。设立开发区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探索投融资模式,缓解基础设施融资难。引导民间投资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引进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
三、加强规划实施统筹
(一)加强规划衔接统筹
各部门、单位要依据开发区“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任务,做好专项规划、部门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科学衔接,使各类规划在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政策取向、重大项目等方面保持协调一致,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与新区战略意图相一致。强化各类规划衔接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二)实行综合评价考核
围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任务,完善规划纲要目标任务的分类考核机制,健全重要目标任务实施跟踪反馈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管理,开展年度对照检查,组织实施中期和期末评估。分解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责任,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建立约束性指标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并纳入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确保目标任务、重大工程项目等高效落实实施。
(三)加强规划监测评估
加强“十四五”规划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建立规划“编制—实施—评估—调整—实施”的工作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完善规划指标统计方式,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测。2023年开展规划中期评估,重点评估2022 年目标完成情况和规划实施效果,2026年开展规划后评估。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考核的重要性,突出考核重点,把目标责任考核与项目建设、生态环保、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基层党建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完善考评体系,优化指标权重,更好地发挥考核“风向标”“指挥棒”作用。
(四)推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
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十四五”规划宣传,让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人心,凝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规划实施,使实施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开发区全区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开发区工委管委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奋发进取,勇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排头兵,奋力创造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次创业新奇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