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一)坚决捍卫政治安全s
严格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严防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坚决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捍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捍卫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深化净网行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错误思潮。坚决打击暴力恐怖、邪教组织等非法活动,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二)推动国防建设
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民兵组织建设和新型专业保障队伍建设,提升平战转换能力。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区人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做好“双拥共建”工作,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三)确保经济安全
加快健全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强化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切实防范并有效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全力打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攻坚战。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拉长、拓宽、加粗产业链条,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
(四)确保网络安全
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网络空间防护能力和监管手段能力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开展网络安全考核评价。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数据资源和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维护网络安全。
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筑牢生产安全体系
落实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和监管机制,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机制,严格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机制,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安全监管效能,推动安全生产监督关口前移,强化源头管控,着力构建集规划设计、重点行业领域、工艺设备材料、特殊场所、人员素质“五位一体”的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制度体系。强化生产安全问题管控,做好传统事故隐患和非传统安全排查治理工作。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行业、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建筑施工、森林防火、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拓展安全教育宣传覆盖面,加强事故隐患曝光和事故警示教育,完善民众安全生产信访举报投诉查处机制。
(二)推进消防安全事业发展
深入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健全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严格落实火灾事故倒查追责。推动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深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加强灭火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投资建设栖云山消防站项目。完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全面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三)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强化 源头治理和全过程监管,健全追溯机制,提升食品全链条质 量安全。实施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完善法规制度体系,提 升监管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对药品、医疗器械实 行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构建常态化、制 度化、规范化、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智慧 监管,加强技术支撑,提升安全风险处置能力。
(四)全面保障质量安全
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以财政、金融等政策工具推动质量提升,鼓励和引导更多资金投向质量攻关、质量创新、质量治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发布和安全预警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等制度,加强监管检查和责任追究。推进实施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促进质量主体责任落实和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强化群众监督,齐心合力构建质量共治共建格局,推动开发区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五)提升应急救援和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推进应急体制机制建设,明确区级和乡街应急组织机构,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和规章制度。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 强各预案的配套衔接和可行性评估,加强推进各项应急预案演练由“演”向“练”转变。推进区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应急队伍能力建设,提升应急装备设备及生活保障类物资储备水平。完善灾害风险常态摸排和信息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分类监测和分级预警体系,切实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全区地震应急预案,扎实开展地震安全性区域评估评审。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物资保障,提升救灾物资储备数量和质量。
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建立“开发区—社区”两级管理模式,探索建立精简高效的社区服务体系。加强网格化管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全面深化“多网合一、一网多能”,推进网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完善社区服务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着力理顺社区内外权责关系、社区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机制,优化社区服务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引导社区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强化社区公共服务,完善社区便民服务,打造“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终端等新技术,采用“软件+硬件+平台+服务”的模式,打造集“政务、民生、产业”于一体的智慧社区新生态。
四、深入推进法治新城建设
深入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立健全法治开发区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法治建设纳入各单位目标管理,强化督导检查,推进法治开发区建设。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落实司法责任制,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护企业经营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加强宪法教育,全面开展“八五”普法教育,深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在全区广泛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群众的遵法守法意识。加快推进“互联网+法治服务”,推进法治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