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经开区:新能源及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正酣

发布单位: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5-07-28 本文被阅读次数:371次  【字号: 【打印】 【关闭】 

企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配套日益完善,政府服务持续赋能……秦皇岛经开区新能源及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壮美腾飞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车间,工人们正全力投入到“廉江1号机组”蒸汽发生器的制造工作中,蒸汽发生器作为核电站核岛最重要的主设备之一,单台产品重达700吨,制造周期长达40个月以上,其制造标准之高、难度之大、要求之严,堪称行业之最。它对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代表着热交换器设备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据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磊介绍,蒸汽发生器的完全自主化生产,不仅彰显了我国在核电装备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更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生动实践,同时也印证了关键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深刻道理。

与哈电重装公司相邻的项目工地,金风科技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的建设如火如荼。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出口基地,将打造秦皇岛海陆风光储一体化产业示范区。

在不远处的中油宝世顺(秦皇岛)钢管有限公司新能源管材厂车间内,一根根长达18.3米的钢管在生产线上诞生,即将发往全国各地能源项目现场。中油宝世顺公司新能源管材厂副厂长韩立坤介绍说,这是全国首条螺旋、直缝双工艺新能源焊管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创造了2项世界第一,4项国内第一,填补了一项国内技术空白,首次在焊管领域采用了“两头一尾”创新工艺布局,实现了两种工艺的柔性切换,可以灵活应对新能源市场和传统油气输送市场各种管材的需求。

企业成功的背后,是创新引领这一核心要素,而要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政府服务的创新。“我们为区内企业搭建了全产业链数字可视化管理平台,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图谱和供需产品名录。企业通过这一平台,可以直观地了解谁能为我配套、我能为谁配套的资源与商机。同时,我们还探索成立了五大产业联盟,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联合中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深化合作,形成了强大的创新合力。力争到2027年,全区四上企业营收规模突破2500亿元。”秦皇岛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刘宝军介绍。

目前,秦皇岛经开区规上企业已达100余家,汇聚了哈电重装、金风科技、中油宝世顺、秦冶重工等一批在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它们所生产的主导产品丰富多样,从核电站关键核心主设备蒸汽发生器到海陆风光储一体化领域的大功率海上风电装备;从全球首创螺旋、直缝双工艺新能源焊管生产线,到为大型装备制造提供配套的重型机械零部件,每一项产品都彰显着深厚实力与独特优势。(乔玉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