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以坚韧之志点亮生命之光

发布单位: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5-07-28 本文被阅读次数:311次  【字号: 【打印】 【关闭】 

位于秦皇岛经开区往子店村的秦皇岛经开区残疾人就业基地格外引人注目:没有华丽的装潢,却有二十多位残疾人或进行网络直播,或运营游戏公会,或制作手工艺品,他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而这支特殊团队的领头人也是残疾人,坐在轮椅上的王金玲用坚韧为自己和他人点亮生命之光。

1981年出生的王金玲,童年因意外导致脊椎损伤,从此与轮椅为伴。身体的限制从未禁锢她的思想,2000年时互联网刚刚兴起,19岁的王金玲敏锐地意识到新技术将为残疾人打开新世界大门。"我虽然不能跑跳,但我的大脑和双手是健全的,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依然能做成很多事情。"带着这种不服输信念,她首次尝试创业,在家乡小卖部的经营中积累商业嗅觉与人际沟通能力,为日后事业发展埋下种子。2018年在残联支持下王金玲参加北京“希望之家”培训,此时她深刻认识到:残疾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援助,更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就业平台。她将创业方向聚焦于“互联网+残疾人就业”,创立了经开区残疾人就业基地。

通过反复调研和多年不懈探索,她创新三大模式:居家就业,为行动不便者提供远程工作岗位,在家中便可以得到收益;智能就业,利用软件 app 降低操作门槛,运用电脑手机便可以得到收益;网络就业,通过直播、游戏公会等新兴业态创收。从此,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出行难、适应传统工作环境难的核心痛点,让他们重拾了信心。

王金玲在团队管理中展现出独特的智慧,她十分注重技术赋能,积极组织团队成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内容涵盖IT操作、手工艺制作、心理咨询等多个领域。同时,她充分发挥精神力量的强大作用,不仅定期举办"活出自己的风采"心理讲座排除破解残障人员烦恼,还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各类文艺演出活动,让大家更加自信,精神世界更加充盈。在她的带领下,基地不仅直接吸纳13名残疾人员工,还辐射带动周边20多人就业,成功构建可持续的帮扶生态。

“勤奋是残疾人的翅膀,坚持是我们的双腿。”王金玲电脑桌面箴言道出她坚韧人生理念。每天清晨,她坚持一小时康复训练后立即投入工作,用行动诠释“生命的重量在于能够承担多少责任”。这种精神感染整个团队,基地的灯光成为照亮残疾人职业发展的明灯。

如今,44岁的王金玲依然驾驶轮椅忙碌在就业基地,她的笑声与电脑键盘声交织成奋斗的乐章,她说:“真正的领导力不在于能举起多少重量,而在于能托起多少人生;真正的创业成功,是让每个团队成员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重量。”(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