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经开区:“生态清道夫”重焕坑塘沟渠水生机

发布单位: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5-07-21 本文被阅读次数:154次  【字号: 【打印】 【关闭】 

秦皇岛经开区太和寨村通过投放并发挥小龙虾和草鱼等水生生物“生态清道夫”作用,环村坑塘沟渠水重焕生机。

太和寨村沟渠面积约2000平方米,承担雨季行洪重要功能,但平水期与枯水期却陷入“死水”困境——水体流动性差、浮萍疯长,不仅破坏景观美感,也成为水质恶化温床。

为彻底改善沟渠水质,杜绝黑臭水体形成,太和寨村委会根据村内坑塘沟渠分布特点,自去年起,组织村民投放小龙虾和草鱼苗等水生生物。小龙虾凭借“水底耕耘者”特性,以底泥中的有机碎屑、腐殖质和藻类为食,不仅减少污染物堆积,还通过掘穴活动加速底泥氧化与物质循环,显著提升水体透明度;草鱼则化身“水草修剪师”,通过大量摄食水草和浮游生物,有效遏制藻类过度繁殖,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其游动还能增加水中溶氧量,激活水体生态循环。同时,秦皇岛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定期巡查,对水质进行抽样检测,及时掌握水质情况。监测数据显示,治理后该村沟渠水达到三类水标准,水体透明度大幅提升,富营养化得到有效缓解,溶解氧含量显著增加,异味彻底消失。

如今的沟渠,不仅水质明显改善,水生生物多样性也逐步恢复,健康稳定的水生态系统正在形成。“现在水变清了,还能看到小鱼小虾游来游去,因此,我总来这里钓鱼。”村民朱大爷高兴地说。

秦皇岛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戴河是秦皇岛市重点入海河流,现在戴河南沟水环境治理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经开区将把好的经验做法推广到全区,使更多的农村沟渠变成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为美丽乡村建设筑牢生态基底。(梁爽 彭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