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创新驱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单位: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4-04-29 本文被阅读次数:10157次  【字号: 【打印】 【关闭】 

(通讯员:乔玉齐)近年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创新核心地位,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行动”为总抓手,加大创新投入,强化平台建设,优化政策环境,集聚、激活创新资源,使开发区成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地、高端人才的集聚地、科技成果的转化地、大众创业的新高地。


位于开发区的邦迪管路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制动管路、燃油管路的企业,现有多条国际领先的管材生产线,可生产不同规格、种类的管路产品,该公司是TI集团产能最大、品种最全的管材生产基地,已成为全球最大制动燃油管路零配件公司。


目前,邦迪管路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份额已占到50%以上,中高级汽车市场份额可达70%,实现了对奔驰、宝马、通用、长城等知名汽车厂商独家供货。同时,邦迪管路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每年投入科研经费数千万元,目前正在研发电动汽车电池组冬季增温、夏季降温的配套零部件。


邦迪管路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山介绍说:“随着中国市场新能源车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创新了很多新的产品,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就会投产。”邦迪管路系统有限公司1985年落户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开发区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40年来,与开发区共同成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份贡献。“我们对秦皇岛非常有信心,秦皇岛邦迪公司所有员工将会不断的努力,为我们开发区、秦皇岛市乃至全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增加一份力量,让中国所有汽车行业发展的更好。”邦迪管路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山说。


中油宝世顺(秦皇岛)钢管有限公司位于开发区东区,该公司主营业务包含高端油气管材、新能源管材等多个方面,是国家管网的主力供应商。不久前,全球首条18.3米螺旋、直缝双工艺新能源焊管生产线在这里竣工投产,填补了国内新能源焊管领域的空白,为我国重大能源项目管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油宝世顺(秦皇岛)钢管有限公司新能源管材厂厂长常向阳介绍说:“公司利用双头一尾的布局,开创性的使用了制造工艺为直缝埋弧焊的18米阔径机。第二个产品能够生产18米的螺旋埋弧焊管,这是全国唯一一家能够同时生产两个产品的工厂,也是全世界的首创。”


据了解,这条生产线是国内首个采用3D孪生技术,并且拥有世界上首台18米膜片式成型机的管材生产线。多项高端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使制造环节更加精细化、准确化。目前,新能源管材制造项目实现了4项国内第一、2项世界第一。


“数字孪生就是指现场钢管的实际状态能够通过数字化的状态在3D动画中展示出来、记录出来,形成钢管的3D档案数据,为以后质量的追溯、现场管理、工艺提升提供基础数据。”中油宝世顺(秦皇岛)钢管有限公司新能源管材厂厂长常向阳介绍说。接下来,该公司还将在新工艺提升、新产品研发和新装备研究三方面持续发力,为我国能源运输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截至目前,开发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2家,科技领军企业3家,共有区域创新平台109家。接下来,开发区将全力打造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高新及实用性技术落地,以创新驱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