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首批2750吨、约300根大口径钢管从秦皇岛港发往沙特阿拉伯。
据了解,这批钢管是中油宝世顺(秦皇岛)钢管有限公司新能源产线投产后承接的最大的外贸订单,共有5.38万吨,将用于沙特阿拉伯雷伊斯至拉比格的独立输水管线项目。该项目钢管管径达2032毫米,壁厚14.27毫米,单根钢管定尺长度要求在17米至18米之间。每根钢管的焊缝长度达到60米以上,较之前生产的钢管缝长度增加了70%,项目执行标准要求极高,这些因素都给生产带来极大的技术挑战。
“这批钢管虽然是用于输水管线,但均按照天然气管线的高标准来生产。产品的管径大、壁厚薄,为了解决径厚比大带来的焊接不稳定等问题,我们对成型设备以及焊接设备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并通过采用自动化的控制设备,把管长误差控制在±10毫米,远低于客户要求的±100毫米误差范围。同时,钢管在性能指标上能够达到常规X80钢级的油气输送管线的管材性能要求。”宝世顺公司新能源管材厂技术组组长刘明介绍。
由于该项目是“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对公司产品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具有重大意义。宝世顺公司从人员、装备、工艺三方面提前准备,确保如期完成生产任务。在人员上,选派经验丰富的技师紧盯关键岗位;在装备上,根据钢管大口径特点首次选用手持式坡口机,有效提升对头焊接质量;在工艺上,采用成型辊梁校平、样筒测圆、三辊辊梁间距和位置优化以及大焊丝偏心等多项针对性技术措施,保证了成型稳定和焊缝指标优异。
“目前,工厂24小时连续作业,每个班组生产效率达20根钢管,确保首批400根钢管达到交货条件。”新能源管材厂副厂长周岩介绍,今年以来,宝世顺公司积极加强国际市场开拓,提升目标市场产品影响力,先后承揽了东非原油、哈萨克铁路穿越管线、沙特、阿联酋等多笔项目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