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领导对此十分重视,责成相关部门认真分析研究,现答复如下:
开发区制定了《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监管范围、运营模式、职责分工。采用“市场化+农村”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施网格化管理,职能部门、街道、农村、保洁公司各负其责,协调联动,构建农村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闭环式治理体系。成立了垃圾治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联合执法组,配套建立了《开发区农村垃圾综合治理托管企业日常考核管理办法》、《开发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考评办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垃圾治理运行机制。
二、明确垃圾治理责任分工
建立了农村垃圾网格化治理机制,农村域内实行网格化管理,以农村街巷(地块)为网格单元,细化设置区、乡(街)、村三级网格长,层层压实责任,做到农村全域垃圾管理全覆盖、无死角、责任到人。同时明确由建设规划局负责项目已进场区域垃圾监管工作,由国土分局负责已征未利用土地垃圾监管工作。
三、实行全过程跟踪指导协调
职能部门指导乡街通过市场化模式落实了新一轮农村垃圾清扫收集转运保洁机制。指导监督乡街按照《开发区农村垃圾综合治理托管企业日常考核办法》每月对保洁企业垃圾打扫、分类、收集、转运等工作环节进行严格细致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每月兑现保洁费用和村干部绩效工资,确保保洁效果。多次协调解决垃圾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垃圾出口、临时垃圾堆放等难点问题。
四、实行全员全覆盖督导检查
建立“刷村轧街”整治模式,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亲自带队,逐村、逐街巷进行地毯式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交办、立整立改,实行“一村一督导清单”的整改验收方式。对完成整改的,当场销号。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持续盯办。同时实行全区总排名通报机制,要求各乡街书记主任实行“刷村轧街”。区人居办多次组织腾飞路街道办事处、船厂路街道办事处组成联合督导考核组,对开发区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现场考核。检查组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现场检查、现场打分、现场排名,排名情况全区通报。